经公开招、投标,旺达文博中标国家一级博物馆安徽博物院展柜项目-潘玉良美术作品陈列展专用展柜项目
潘玉良(1895—1977),江苏扬州人,是民国初年少有的接受了现代美术教育的中国女性,也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先行者、中国油画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其留下的几千件作品现大部分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及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
潘玉良在法国先后就读于里昂国立美术学校(Beaux-arts de Lyon)、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Beaux-arts de Paris),后又于1925年底考入意大利罗马国立美术学院(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Roma)。1926年1月赴罗马求学,同年有中法大学同学回国,潘玉良托他们将自己留法期间所创作的数百幅作品带回国,不幸悉数毁于轮船失火。
1928年于罗马国立美术学院毕业,归国后被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聘为西洋画科主任。同年11月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展——潘玉良女生留欧回国纪念绘画展览会,观者如潮,引发轰动。次年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科,先是做兼任讲师,1931年7月升兼任副教授,同时兼任上海美专绘画研究所西画导师。1932年12月被中央大学聘为专任讲师,至1935年9月离任。1936年1月受聘为上海美专绘画研究所主任,至1937年辞职并赴法国游历。此后在法国居住长达四十年。
1945年3月,潘玉良全票当选为中国留法艺术学会会长。期间潘曾多次在与潘赞化及家人的通信中表示希望回国,1956年向法方申请回国时,由于法方不准她将作品带离出境而作罢。1964年,中法建交,潘玉良应邀出席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举办的首次国庆招待会。1965年底,潘玉良在家信中表示希望长孙潘忠丘来法国帮助整理作品准备回国,后因国内爆发文革及身体原因未能遂愿。旅法期间,潘玉良曾多次在法举办画展,并携作品到英国、美国等地展出。她还多次受到法国政府及有关机构的表彰。她一直未入法国国籍。
1977年6月13日,潘玉良逝世于巴黎。7月22日举行葬礼,葬于巴黎蒙帕纳斯公墓(Cimetière Montparnasse)的第七墓区。潘玉良临终前曾嘱咐友人王守义一定要将她的作品全部运回中国。这一遗愿得以实现,其留下的几千件作品现大部分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及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